2012年8月6日

用學校教育傳承台灣藝術文化,創造全民美學時代

文化部消失的視覺藝術:百位藝術人站出來記者會後,我也持續參加和關注相關的活動,藝術人決定繼續向文化部發聲,在下曾在校擔任過視覺藝術科(美術科)教師,於是也配合活動,在藝術教育的部分提出些想法,文章如下:

***

自2004年大學畢業至今,為補貼藝術創作上青黃不接的收入,我一直都有在學校擔任美術教師,雖說不敢自許為「資深教師」,但過去8年來曾經服務的學校橫 跨小學、國高中、高職至大專院校。本文討論中、小學之藝術教育環境。 從中、小學來看,多數的美術教師總是配合廠商,購買「美勞包」(有點像組合玩具,只要按照順序拼揍,即可做出不算差的美勞作業。)教學,學生很容易在學習 過程達到成就感,卻無形中抹煞其創造性。長久下來,學生惰於思考,並對於必須大膽創作(例如繪畫、捏黏土)的課程感到厭倦、排斥(美勞包所費不貲,易造 成中低收入家庭負擔) 。


升學主導的教育體制下,家長、學童及升學科教師對藝術課程多不重視,借課考試的狀況頻繁;每週僅有1~2堂美術課,也讓藝術教育環境更形惡劣(當美術用具 準備好,開始講解,學生實做不到幾分鐘,可能就得收用具了。)藝術教材多著重在西方藝術史、中國藝術史(我們似乎總將中國藝術史視為亞洲或東方藝術史), 而對台灣藝術少有著墨,學生對台灣藝術環境相當陌生。

以上為個人於美術教學場上之粗淺見聞,盼文化部能深入了解,並從中扶植台灣藝術教育環境。



***

活動相關連結
http://event.artemperor.tw/visualart/issue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